壹号文化
corporate culture
我们常说,“一个人的气质里,藏着他读过的书。”
而在吃货眼中,一个人吃过的东西,吃东西的态度,也能透露出他真正的气质。
1
当我们谈论美食时,其实是在谈我们的生活品味和态度
梁实秋在《雅舍谈吃》里写道:“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”。正如他所说,食物这东西,不求吃多,只求吃对。美食重在食物的质,而非量。
一个对食物不讲究、只求饱腹而不思精致的人,在生活上也大体是个没有品味的人。
知名作家蒋勋在他的书《此时众生》里,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:“品之所以有三个‘口’,一定是口腔的味觉有了不同层次的需求。生活有品味的人,一般都追求比‘吃到饱’多一点精神上的满足。”
“凡事不可苟且,而于饮食尤甚。”什么都不能将就,特别是吃的。这是清代诗人袁枚(被称为中国最懂吃的文人)对于食物的锱铢必较。
一个人对吃的态度也反映出了他的生活态度。
如果一个人谈到吃的时候,都是米其林三星以及知名的牛排店,谈到买菜做饭,一定要买高品质的肉菜,那是对生活品质的重视。比如,一个人吃肉,只吃壹号土猪、壹号土鸡这样的高端品牌肉,他一定是对生活质量有高要求的人,不将就,不妥协。
而另一个人谈到吃的时候,街边的包子铺、巷子里的小面馆都能被吹捧上天,那是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小确幸的能力。
而且,往往他们谈论的美食,又与他们真实的财富能力并无绝对关系。
这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儿。
对于吃这件事上的选择,或许也吐露出不同人对生活不同的态度,甚至是价值观。
2
你吃过的食物,藏着你的气质
不热爱食物的人,通常是冷漠的;不热爱家乡食物的人,通常是冷血的。
一方水土,培育一方食物,哺育一方人。
中国著名的深夜诱惑犯罪伦理剧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中,有一句印象深刻的话:“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,是怀旧,是留恋童年的味道。所以,我们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。”
今日若尝得旧日味,今日恍若昨日;
他乡若尝得故乡味,他乡亦是故乡。
日剧《深夜食堂》里,炸鸡、猪排饭、猪油拌饭......每道菜都简简单单,食客们却都吃得津津有味。吃进嘴里不单是食物,还是对亲人的怀念、对故乡的想念、对旧爱的执念。
可以说,食物,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承载,是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一种延伸。
如果累了,想家了,那么出门街口右转到菜市场的壹号土猪档口,买上一份“三土养殖”的壹号土猪,回家用妈妈的方法,给自己做一道香喷喷的小炒肉,这样,心和胃,至少有一个是满的。
如果说爱这个虚无缥缈的名词
可以在物质世间找到一个具象
那一定是美食
妻子给深夜归来的丈夫
煮的一碗热面
善良的人给无家可归的人
赠予的一碗热粥
思乡恋家之时
我们需要的一碗红烧肉
每逢佳节时
桌上的一道白切鸡
你吃的过食物、你爱的食物
你对待食物的态度、你对食物的情感
这些一个人的日常
无不藏着一个人的气质
想了解一个人,和他一起吃饭吧
想爱一个人,和他一起吃饭吧
如果有机会,小微也想和你们一起吃饭
哈!最好是你们买单咯